读图回答问题
(1)第一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
(2)第二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
(3)依据本课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三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与交流,把丝绸之路打造成中国名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今年进行第一季——中国和土耳其双边文化交流,该活动对中土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具有积极意义。
——2013年10月18日 人民网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线路图。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罗马“只有上层社会才能穿上中国的锦衣绣服”,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什么样的状况?
⑶阅读材料三,说明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⑵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依据材料二,写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措施。
⑶在汉代,我国的疆域继续扩大。西汉哪一行政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⑷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顺应这一历史现象,北魏哪一统治者进行了改革?列举其改革措施。(2分,任意两点)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任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大意是:魏主在朝堂上接见大臣,下诏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要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北史》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后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是指谁?
(2)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3)魏主的这项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主持上述两次改革的君主分别是谁?这两次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问答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 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冶铁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
请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观察“丝绸之路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3)你认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商人会遇到哪些困难?
(4)根据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5)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蔚缭、王翦等。其中,蔚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当秦王发现这位军事人才时,竟然放下国王架子,“依法食饮与缭同”,后来任命他为统管军事。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通过这样的考察,他发现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奴仆的卫青,做到了大将军。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秦王嬴政、汉武帝的最大历史贡献。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秦王嬴政、汉武帝在为政治方面有何共同点?
(3)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措施外,秦王嬴政、汉武帝刘彻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