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词代指中国。
B.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例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壬戌”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C.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用一些特殊称谓,如用 “晦”表示每个月的初一,“望”表示十五, “朔”表示月末。
D.古人非常注意礼节,如果从长者面前过,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示敬意。如《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能对面为盗贼忍:忍心 B.骄儿恶卧踏里裂恶卧:厌恶睡觉
C.自经丧乱少睡眠丧乱:安史之乱 D.何时眼前突兀此屋见:同“现”

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朝如青丝暮成雪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 D.与尔同销万古愁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皆有应当、应该的意思)
进酒(请)
B.钟鼓馔玉不足贵(食物珍美如玉。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古来圣贤皆寂寞(默默无闻)
C.陈王昔时宴平乐(以前的大王)
斗酒十千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D.径须取对君酌(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与尔同万古愁(销,同“消”,使不复存在)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于是:在这件事上。
B.对曰:“然则废衅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然则:这样看来,那么。
D.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何如:为什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君子于禽兽也 B.齐桓晋文事,可得闻乎?
C.故王不王,不为也 D.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