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⑴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⑵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 B.圆形光斑 | C.蜡烛的正立像 | D.蜡烛的倒立像 |
(3)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种办法): __________ 。
小明用甲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是 .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请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图像.回答水沸腾的规律是: .
(3)小明又创新了实验,他组装了如丙图所示的装置,左右两个盛装水的试管中间用一个玻璃导管相连通.
请对比甲图所示实验,说出丙图所示实验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
不足: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前,把平面镜放在 ,将可折的纸板 放在平面上.
(3)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4)实验中用可折叠的纸板主要目的是: .
(5)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多次改变 角,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 .
(6)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
1 |
2 |
3 |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3.00 |
5.00 |
8.00 |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3.00 |
5.00 |
8.00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甲图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实验前,汽泡 .
(3)当水温上升到 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 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