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1=0.90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m/s。(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小车做 运动。
(4)在实验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适当 些,(填“大”或“小”)这样可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 。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甲,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各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所用器材:甲、乙、丙中使用的均为同一木块,但乙中的木块在毛巾表面滑动.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 运动.这是因为弹簧测力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 两图能说明滑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比较 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以上均填“甲”、“乙”或“丙”)
(3)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答: .(填“能”或“不能”)
你所回答的原因是: .
(4)如果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 、 一样,改变接触面积大小.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重力G/N |
1 |
2 |
3 |
4 |
5 |
(1)把上面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保留”描点”的痕迹).
(4)由此实验和坐标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