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 B.罗马没有法律 |
C.罗马法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 |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 D.重视良好的道德的培养 |
《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 B.维护平民的利益 |
C.维护贵族的利益 |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