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锡的冶炼常用焦炭作还原剂:SnO2(s)+2C(s)==Sn(s)+2CO(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ΔH、Δ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 ΔS<0 | B.ΔH>0 ΔS<0 |
C.ΔH<0 ΔS>0 | D.ΔH>0 ΔS>0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4Fe2++O2+4H+![]() |
B.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Ca2++2HCO![]() ![]() |
C.![]() ![]() |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 ![]() |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了 |
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或氨气 |
C.该反应中NH4CuS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该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为酸性又表现氧化性 |
下列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 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C.单质③保存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 D.单质的氧化性是④>③>②>① |
二氯化二硫(S2C1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
构与H2O2相似,熔点为193 K,沸点为411K,遇水很容易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S2C12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S2C12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 |
B.S2C1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S2C12在液态下不能导电 |
D.制备S2C12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 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C.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底部铺有少量玻璃棉的集气瓶中收集满 CO2气 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
D.用干燥且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测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