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
B.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
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的实验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且雌雄比例为1:1 |
B.F1雌雄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为雄性 |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为1:1 |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
若图中表示果蝇X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 B.可推知DNA中基因的排列是不连续的 |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D.红宝石眼与深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
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
个体基因型 |
配子基因型 |
异常发生时期 |
A |
Dd |
DD、d、d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B |
AaBb |
AaB、AaB、b、b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C |
XaY |
XaY、XaY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D |
AaXBXb |
AAXBXb、XBXb、a、a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间只有CD、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
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4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A.BbC Bbc AaC Aac | B.ABc ABC Abc ABC |
C.ABc abC ABc abC | D.ABC abc Abc 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