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假设该实验过程中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右侧或相同)位置处。
(2)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4)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
(5)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
(6)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 _____值。
图甲表示脱落酸对植物气孔的张开度(气孔一般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的调节机制;图乙表示将某绿色植物放入一密闭容器,在保持一定温度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处理时测得的密闭容器中氧气浓度持续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
(2)A点条件下产生ATP的场所是。
(3)出现CD段所示结果的原因是。
(4)7分钟时给植物添加CO2,短时间内叶绿体内NADP+含量将。
(5)脱落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6)出现EF段所示结果的原因是。
(7)给植物叶片喷洒脱落酸,短时间内叶绿体内RUBP的含量将。
果蝇与人类相似,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下表列出了人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已知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
正常 |
正常 |
异常 |
异常 |
异常 |
|
性染色体组成 |
XY |
XX |
XXY |
XO |
XYY |
人类的性别 |
雄 |
雌 |
雄 |
雌 |
雄 |
果蝇的性别 |
雄 |
雌 |
雌性可育 |
雄性不育 |
雄性可育 |
(1)由上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 (填“人类”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从变异类型分析,XYY异常果蝇的形成属于,原因是亲代中果蝇减数第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异常所致。
(3)现有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n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n,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所示。某棒眼雌果蝇(Xn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既有棒眼也有正常眼,而雄果蝇只有正常眼,请用遗传图解说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要求写出配子)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一。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w/w)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为保护红豆杉资源,应以其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w/w)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最适合做外植体,经过__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3)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和日本两位科学家。他们所做的细胞核重编程就是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胚胎工程中,胚胎干细胞可来自于囊胚的 ,它能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说明它具有 的特性。
(2)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是要有一种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可抑制的培养体系,一般我们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可以采用作为饲养层来实现。
(3)若下图为运用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高等动物克隆的模型图,则C→D一定包含和技术。
下图为大肠杆菌的试验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质粒上有抗氨苄青霉素和抗四环素两个标记基因,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由于目的基
因的分隔使得该抗性基因失活。
(3)步骤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④: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上培养,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能在C中生长的大肠杆菌有________种。
(5)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桃取C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D(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和E(含四环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___________(填D或E)上,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