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小灯泡L:3V、5Ω |
B.滑动变阻器R:0~10Ω,额定电流1.5A |
C.电压表V1:0~3V,5kΩ |
D.电压表V2:0~15V,10kΩ |
E.电流表A1:0~0.6A,0.5Ω
F.电流表A2:0~3A,0.1Ω
G.铅蓄电池、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零调到额定电压。
(1)为了减少误差,实验中应选电压表__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填仪器前的字母)
(2)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____法(填“内接”或“外接”);
(3)请在图虚线框内按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图(部分线已画好);
(4)某同学实验后作出的I -U图象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13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________ 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分) 用如图实12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12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实12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重力加速度g=9.8 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cm.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下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厘米)8.77、16.08、21.87、26.16、28.94,由此可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电池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Ω)
C.电流表A(0—0.6A,内阻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5A)E.滑动变阻器(0~2000Ω,1A)
F.定值电阻R0(4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给出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器材序号字母)。
(2)根据如图10所示的电路图将下列仪器连接成实际测量电路。
(3)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了下面几组数据(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电流表A的示数)。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绘出I1—I2的图象,再由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1 |
2 |
3 |
4 |
5 |
6 |
|
I1/mA |
2.74 |
2.66![]() |
2.54 |
2.40 |
2.32 |
2.12 |
I2/A |
0.11 |
0.15 |
0.23 |
0.28 |
0.31 |
0.42 |
如图9所示为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点是依次所选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实际打下的点。则由图示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