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
             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            ,﹝⑥﹞中流的是            血。
(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            ,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4)实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A
B
C
D
氧气
40
100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据此请你判断出代表静脉血和组织细胞的字母分别是                       
(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偶尔在田中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如棕色)的棉花,这是生物变异的结果。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回答: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是一对
(2)在上述棉花的遗传中,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3)如果用B和b分别来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结白色棉花和结棕色棉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的④是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___
(2)血液由②射出,流经⑤、⑥到③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_____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至①的途径叫_______________
(3)由于在组织细胞处发生气体交换,M—N处的血液由__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血。
(4)下列A—H项为血液成分的特点或功能,请选择相应的选项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只需填字母)

A.最小,形状不规则
B.较大,成熟后有细胞核
C.主要由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和血浆蛋白组成
D.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

E.吞噬病原体,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
F.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G.运载血细胞
H.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血液的主要成分
特点
主要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一般包括5个方面的疾病:和水密切相关的疾病;和人群密集相关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材料二: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科学家全面研究了某稳定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的繁殖发育及种群的数量情况,发现该动物的繁殖无季节性变化,种群各年龄期成活数为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动物是一种名贵的药用动物,单靠野外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易造成过量捕获。现已成功开发人工养殖,并能在人工环境中繁殖。根据图1所提供的信息,请你给养殖场提供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⑵为了提高该动物的产量,又不影响动物的药用品质,科学家选择了某省大片山地(原无此物种)引种放养。引种后该动物种群有多种发展可能,如图2所示。在较长的时间内A--E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哪一种情况?为什么?
⑶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可以把江苏省的人口作为一个种群来研究。请将人类与题中动物种群特征作一比较,在图3中画出现在江苏省人口数量与年龄关系的曲线。(注意:人口数量和年龄都为相对值,不必写出具体数据,但曲线形状必须合理。)

请根据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我叫氧气,一天,我随同二氧化碳、氮气等,利用主人吸气的机会,来到主人的鼻腔丛林,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我闯过几道“关卡”后,终于乘上旅游快艇,顺着一条红色河流来到一个叫“细胞”的王国,在这个王国的某一间大房子里,为了主人的需要,我发挥了最大作用,但我也就此消失了。
(1)氧气进入的“丛林”指鼻腔中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氧气乘坐的旅游快艇指的是_______,氧气在肺泡处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氧气发挥作用的“大房子”指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