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0×10-7 mol·L-1,则c(OH-)为( )
A.2.0×10-7 mol·L-1 |
B.0.1×10-7 mol·L-1 |
C.1.0×10-14/2.0×10-7 mol·L-1 |
D.无法确定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Y2为0.2 mol/L | B.Y2为0.35 mol/L |
C.X2为0.2 mol/L | D.Z为 0.4 mol/L |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析出白色晶体 |
B |
CaSO3是难溶物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
C |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D |
强酸可与碱及弱酸盐反应 |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只有
序号 |
X |
Y |
Z |
W |
![]() |
① |
Cu |
CuSO4 |
Cu(OH)2 |
CuO |
|
② |
Na |
NaOH |
Na2CO3 |
NaCl |
|
③ |
Cl2 |
Ca(ClO)2 |
HClO |
HCl |
|
④ |
Fe |
FeCl3 |
FeCl2 |
Fe(OH)2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