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排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共      对。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图为        (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判断依据是Y染色体和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较        (填“大”或“小”)。
(3)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能产生      种精子,女性能产生      种卵细胞。
(4)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人血涂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5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____准焦螺旋。
(2)操作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____擦拭。
(3)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____倍。
(4)若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显微镜下有时会看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血为原则。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1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的作用。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可见至少伤到了皮肤的_____。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凝血作用。
(4)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各种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4)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 自从用上沼气,英山县雷家店镇五一村村民徐北根家做 饭便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一座6立方米的沼气池“点亮”了他家的新生活。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鸡和玉米之间是关系。
(2)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3)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⑴ 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中。
⑵ 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⑶ “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最终将危害 的健康。
⑷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⑸ 你认为,“绿色超级稻”的推广种植,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