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加热装置和部分药品等均已经省略(装置①和装置②为气体发生装置)。

(1)甲同学用此装置(在A、B间增加一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制备NO2并验证其性质。装置①用于实验室制备NH3,用装置②制备过量O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且越接近U型管底部颜色越浅,请解释原因                       
(2)乙同学用此套装置合成SO3,B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有固体出现。C中若盛放酸性K2Cr2O7溶液,则在C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生成物中Cr以Cr3+形式存在);现欲制得纯净干燥的SO3,若C中盛放NaOH溶液,则此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应如何改进                    (从下面给出的实验装置中选择字母标号补充或替换,并用简要文字说明补充和替换的位置)。

(3)丙同学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装置①、装置②分别制NO和NH3),将上述装置A、B、C分别换成下列⑤、⑥、⑦。

请回答: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            ;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2.4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N2,则NO的转化率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
(1)同学甲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后面有图)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完成氨的催化氧化。
A中加入浓氨水,D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请回答:
①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B内只需加入一种固体试剂,该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___。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填接口字母)

(2)同学乙拟用甲同学得到的混合气体X(NO及过量的NH3),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忽略装置内空气的影响)。装置如下:

①装置C的作用可能是 ____________
②若进入装置A的NO共268.8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90.4 mL N2,则NO的转化率为
(3)N2O3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3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3+O24NO2(g);△H>0,下表为反应在某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3)/mol·L1
5.00
3.52
2.48


计算在t=500s时,NO2的反应速率为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于乙醇。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5)试管b中导气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夹持固定装置和连接用橡胶管均略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为活塞)。
(1)甲同学在气体入口处通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E内放置CuO,并选择其他合适装置获得了纯净干燥的CO,验证了CO的还原性及氧化产物。该同学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 → () →()(填代号、下同)。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2)甲同学完成实验后,乙同学认为在甲同学实验基础上稍加改装就可制取纯净干燥的O2,并用O2氧化乙醇。
①乙同学首先将装置E内CuO换为Na2O2
②然后按A→ ()→ ()→ () →()的顺序组合装置,保持活塞a关闭,打开活塞b。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E中反应方程式为:
(3)乙同学实验后认为装置H在设计上有明显缺陷,并提出了如右图所示的替代方案,则试管n中应装入的试剂为(填化学式),其作用是

、右图是研究外界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某学生研究小组在50mL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内中已有适量二氧化锰催化剂),记录各时间段在室温下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第1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2g+ 5ml 6% H2O2
第2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2g+ 3ml 12% H2O2
第3组:粉末状的二氧化锰0.1g+ 5ml 6% H2O2
第4组:颗粒状的二氧化锰0.1g+ 5ml 6% H2O2

催化剂:MnO2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前15s产生氧气的量(ml)
11
15
8
7
前30s产生氧气的量(ml)
21
24
11
9
前45s产生氧气的量(ml)
31
35
18
12
前60s产生氧气的量(ml)
45
48
26
15

(1)写出H2O2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从实验的几组数据中能得到的是:
(3)实验比较反应速率时可以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测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带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右图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其作用是,B中的试剂为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经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