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临平①道中
道 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简析“弄”字在首句中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几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节选)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巷(节选)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这三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请你根据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雨”有何特点。
(2)请具体说明这三首诗词描写“江南雨”各自所包含的感情的具体内容。
(3)这三首诗词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春雨”和“江南秋雨”这两个经典的审美意象。这两个意象是有区别的。请你各用一个比喻句分别表达这两个经典审美意象给你的感受,并各用一句话说明你这样比喻的理由。
“江南春雨”
理由:
“江南秋雨”
理由:

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①沈腰潘鬓消磨:《南史·沈约传》载“约与徐勉素善……(约)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作腰肢减瘦的代称。潘岳《秋兴赋》“斑鬓发以承弁(帽子)兮”,后以“潘鬓”代头发斑白。
②八百里:牛名,晋王恺有名牛八百里駮,王恺与王济比射落败,王济遂命杀牛作炙。
①两首词在整体构思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②辛词自许为“壮词”,其“壮”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睛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娶英宗赵曙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颍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⑴上阙着力描绘初晴晚照的富丽园林,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⑵面对盎然春色,词人为何“心情少”?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块玉·闲适 (元)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适”?这两种“闲适”又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看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目,遇袁宏育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你从这首诗歌中讯出了怎样的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
(2)清代王士评价这首诗的尾联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请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