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姓名
籍贯
曾任官职
《汉书》文摘
息夫躬
河内河阳
光禄大夫
左曹给事中
《汉书·息夫躬传》“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记书”
倪宽
千乘
御史大夫
《汉书·倪宽传》“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
终军
济南
谏大夫
《汉书·终军传》“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朱云

杜陵令
《汉书·朱云传》“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后为博士”

材料二    1200—1500年间的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师生享有特殊权利和豁免待遇,即教学权、学位考试权和授予权,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其教学须照固定的规程进行,各科教学都须按照教会审定的课本进行。1500—1650年间,在世俗政权领导之下,实现新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各地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的教育机构。在1650—1800年间,教育急剧地世俗化和现代化。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已成为人所公认的原则,旧日根据标准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已被学术报告所代替,教授要讲述具有创见性的科研成果,就非如此不可。
——(德)F·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
材料三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八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列举的这些人在哪所学府接受了最高教育?它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了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德国教育不断进行着哪些变革?概述促进这些变革的社会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两湖大学堂培养人才有哪些举措?顺应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1865年英国有股份银行250多家,1900年减少为98家,到1913年减少为61家,其中21家集中了全国存款总数的85%左右。1914年伦敦五大银行占有全国银行存款的40%。——《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据统计,1850年,英国在海外投资为2亿英镑,1875年增至14亿英镑,到1913年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财富的1/4。1904年美国在殖民地开设的银行已达2279家,1910年增至5499家。——王荣堂、姜德昌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据统计,20世纪初英国的食利者阶层估计有100万人之多,大片肥沃的耕地变成猎场,每年赛马和猎狐的费用竟达1400万英镑之巨,在旅馆、游乐场、酒吧间工作的非生产人员迅速猛增。——《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背景、概况、原因。表述应成文,不得照抄原文,限180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象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摘自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材料三 (1793年)六月三日(雅各宾派政府)下令将逃亡贵族地产分为小块出售,地价十年偿清。六月十一日规定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可按人口分配给农民,至于是否分配,由各公社自行决定。七月十七日的土地法令最为重要,……下令无条件废除全部封建权利,从而使一切永佃田成为农民的私产。
——摘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早在十五世纪就悄悄地进行着”,这指的是什么?它对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说“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大局已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3)根据三则材料,你认为哪国的土地政策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阻碍作用最大,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应具备的主要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1865年英国有股份银行250多家,1900年减少为98家,到1913年减少为61家,其中21家集中了全国存款总数的85%左右。1914年伦敦五大银行占有全国银行存款的40%。——《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据统计,1850年,英国在海外投资为2亿英镑,1875年增至14亿英镑,到1913年已达4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财富的1/4。1904年美国在殖民地开设的银行已达2279家,1910年增至5499家。——王荣堂、姜德昌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据统计,20世纪初英国的食利者阶层估计有100万人之多,大片肥沃的耕地变成猎场,每年赛马和猎狐的费用竟达1400万英镑之巨,在旅馆、游乐场、酒吧间工作的非生产人员迅速猛增。——《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状况。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背景、概况、原因。表述应成文,不得照抄原文,限180字。

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曾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明代白银货币化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使国内白银严重不足的矛盾凸显了出来,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明朝海外政策发生转变。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材料二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三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国家政策是什么?归纳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照抄材料不得分)。
(2)指出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目的是什么。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所述“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何在?它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统计时间
人口(亿人)
人均耕地面积(市亩)
粮食亩产量(市斤)
人均农业收入(市斤)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240年)
0.846
4.23
216
914
西汉末(约(公元元年)
2.240
3.76
264
993
唐初((约公元700年)
1.990
3.76
334
1256
宋初(约公元1000年)
3.900
3.75
309
1159
明中叶(约公元1500年)
4.200
3.28
454
1118
清中叶(约公元1800年)
6.190
1.71
460
628

材料一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中国与西欧人均国民收入的比较(400—1900)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当一种领先世界的文明发展到巅峰后,如果产生高度特化适应和内向成长的惰性,就会因保守而难于实现社会转型,受到“先进的惩罚”,逐渐落后。相反,后进者因自身文明的不完善,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能力的要求得到激励,往往会在下一阶段的赛跑中具有“借用的优惠”。
——庞卓恒《史学理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相比前代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清中叶人均农业收入发展变化趋势。材料二中,公元700年到公元1500年人均国民收入变化趋势,与材料一中农业收入变化趋势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不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