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
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 |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判断下图,它属于()
A.西周的分封制 | B.西汉的郡国并行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省制 |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个特点
A.皇位世袭 | B.皇帝独尊 | C.君权神授 | D.家天下 |
《汉书》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 | B.太尉 | C.御史大夫 | D.九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