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 B.英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
C.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 D.英国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冯德尔所描述的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世纪 | B.16世纪 | C.18世纪 | D.17世纪 |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
C.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指南针的使用 |
D.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