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
C.法家学派──韩非子 |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
一个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战火破坏,战后经济困苦。藉着韩战爆发的时机,迅速复兴其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个国家是
A.德国 | B.苏联 |
C.日本 | D.英国 |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美国的
A.邦联制 | B.联邦制 |
C.三权分立制 | D.总统制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
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
资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
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
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
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