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 )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 B.日本占领区 |
| C.陕甘宁边区 | D.解放区 |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进行 | B.彻底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进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
如图为某一时期我国连续五年的炼钢指标图,图中出现的现象不会导致
| A.国民经济结构比列失调 | B.农村生产力严重破坏 |
| C.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 | D.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
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苏州明报》载 “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夫妻之一方以他方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为限,得向法院请求离婚”。上述现象表明( )
| A.传统婚姻观念已经不受限制 | B.离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
| C.政府政策主导婚姻观念变化 | D.西式婚礼引领时尚潮流 |
如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得益于(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 B.政府政策的强力推动 |
| C.美国对中国经济支持 |
| D.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在“相互作用时期”对中国主要影响体现在( )
| A.中国封建制度完全瓦解 | 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
| C.国人走出天朝上国的藩篱 | D.经济近代化构建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