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开始,轻轻拍着窗子。夜色中,圆圆的,一点一点,趴在窗玻璃上。被屋里的灯光照着,闪着黑黑的幽光。渐渐变成了无声的催眠,在玻璃上画出纵横交错图案。打湿了你一夜的睡梦。冬雨,就像家人围着红泥小火炉的闲话,伴着你。没有目的,漫长而亲切,带着些许的无聊和冗长。
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张夺人心魄作品。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是这条街特色的行道树,银杏树的落叶。银杏的落叶,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的落叶很厚实,仍然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它落叶的黄也是。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入扣,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的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在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种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做着让你禁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在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就在眼前的残冬,再过二三个月,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我和妻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
(选自2011年3月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克隆绵羊“多利”
谈家桢
①今年(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②“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发育、形成而分裂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③“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请找出第②段中画线句子里表述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
2、你知道“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吗?
3、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克隆”现象,其中的“克隆形象”是,作者是明代的 ,与这部作品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小说是 、、。
读书的境界
①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可是有境界高低之分。人的悟性不同,所达到的境界也不同。
②第( )境界:不看书。这时的读书人,对一切,放眼书林,不过是些话在换说法,看一切书,犹如晴空皓月。
③第( )境界:理解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精研,理解了写书人的心,不再,将心比心,与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难处。
④第( )境界:怀疑书。这时的读书人读的书精而专,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了横向比较,发现了书中的诋误。开始觉得写书人也不对,开始对书中的错误挑刺,每发现一处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就高兴得睡不着觉。
⑤第( )境界:尽信书。刚开始的读书人,觉得书里讲的都是对的。道理很简单,白纸黑字在那里,那还有假?不过这时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利、为了前途读书,书读过用后就忘。这是读书的最低境界。
⑥()境界:乱读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喜好而读书,一看见书,就有读的欲望,不管书的内容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书就读,囫囵吞枣。读的书积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却以读书多而。
1、浏览全文,说说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联系上下文,将“吹毛求疵”、“沾沾自喜”、“融会贯通”三个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3、文章的段落顺序打乱了,细读文段,请在括号里标上“一”、“二”、“三”、“四”、“五”的字样。
4、搜索记忆,写出你所崇尚的读书名言(至少2条),能写出作者或出处更佳。并自创一条读书名言。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1)大约几十万万年以前,当地球还是非常年轻的时候,地面上尽是高山和岩石,既没有平地,也没有泥土。大地上是一片寂寞荒凉的景象,毫无生命的气息。
(2)白天,烈日当空,石头被晒得又热又烫;晚上,受着寒气的袭击,骤然变冷。夏天和冬天相差得很厉害。几千万年过去了,这一热一冷,一胀一缩之间,终于使石头产生了裂缝。
(3)有的时候,阴云密布,大雨滂沱,雨水冲进了石头裂缝里面,有一部分石头就被溶解。
(4)到了寒冷的季节,水凝结成冰,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更容易把石头胀破。
(5)狂风吹起了,像疯子一样,吹得飞沙走石,连大石都摇动了。
(6)还有冰川的作用,也给石头施上很大的压力,使它们破碎。
(7)就是这样:日晒、雨打、风吹和冰川的作用,几千万年过去了,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大石块变成了小石块,小石块变成石子,石子变成沙子,沙子变成泥土。
(8)a、日子久了,山谷就变成平地。b、这是风化过程。c、这些沙子和泥土,被大水冲洗而下,慢慢地沉积在山谷里。d、从此,漫山遍野都是泥土。
(9)但是呀,泥土还不是土壤,泥土只是制作土壤的原料。要泥土变成土壤,还得经过生物界的劳动。
(10)微生物是第一批土壤的劳动者。在生命开始那一天,它们就参加建设土壤的工作了。微生物是极小极小的生物,它们的代表是原虫、藻类、真菌、放线菌和鼎鼎大名的细菌。
(11)这些微生物繁殖力非常强盛,只要有一点水分和养料,就会迅速地繁殖起来。它们对于养料的要求并不高,有时有点硫磺和铁粉就可以充饥,有时能吸取到空气中的氮也可以养活自己,于是泥土里就有了氮的化合物的成分。同时,泥土也变得疏松了些。这是泥土变成土壤的第一步。
(12)但是,微生物的能力究竟有限,它们身子很小,不能改变泥土的整个面貌,只能为比它们大一点的生物铺平生活的道路。经过若干年以后,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像地衣之类的东西——就在泥土里出现了。它们的生活条件稍微高一点,它们死后,泥土里的有机质和腐植质的成分又多了一些,泥土也变得更肥沃一些。
(13)随着生物的进化,苔藓类和羊齿类的植物相继出现了。
(14)每一次更高一级的生物的出现,都给泥土带来了新的有机质和腐植质的内容。
(15)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泥土就变成了土壤。
(16)如果没有生物界的劳动,泥土变成土壤是不能想象的。
(17)不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泥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生物,都会影响土壤的性质。
(18)对于植物的生活来说,随着自然的发展,有时候土地会变得更加肥沃,有时候土壤也会变得贫瘠。
(19)农民带着锄头和犁耙来同土壤打交道,要它们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要它们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在人的管理下,土壤正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
1、第(7)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的“日晒”、“雨打”、“风吹”和“冰川”四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2、阅读第(8)段,仔细揣摩句间的联系,将打乱顺序的a、b、c、d四句按正确的程序排列应该是
3、读完全文,你知道了泥土变成土壤必须的条件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性质呢?
4、“但是,微生物的能力究竟有限,它们身子很小,不能改变泥土的整个面貌,只能为比它们大一点的生物铺平生活的道路。经过若干年以后,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像地衣之类的东西——就在泥土里出现了。”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一 笑 而 过
马国福
①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③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
④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⑤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误解和仇恨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赞扬和激励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耽于梦想。烦恼和忧愁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被它左右。大海茫茫,百舸争流,不拒众流方为沧海。芸芸众生,人生无常,不被艰难困苦吓倒,方显英雄本色。风雨欲来,春花凋落;凭栏眺望,阳光总在风雨后。潮涨潮落,云卷云舒,闲庭信步,高挂前进的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
⑥别再留恋破碎的圆梦,别再徘徊往日的幸福光环,别再计较人生的得失,别再担忧明天的天气,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微笑着欢送不愉快的阴云吧,不要让暂时的烟云遮挡你的眼睛。不要因为今天的痛苦就否定明天的幸福。不要因微小的成功而迷失了方向,路漫漫其修远,我们还需上下求索。不要因为眼前的风雨而否定明天的阳光,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也不要因为错过了星星而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月亮。
⑦既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为什么不一笑而过,忽略不计,从头再来呢?
⑧生活中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和不如意的事情就像颜色不一的气泡,不论多么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破灭。与其盯着不开心的东西,不如活动自己的手脚,舒展自己的笑脸,实实在在地为着理想而追求。这时候,光环会变虚,而我们的心灵却因为不懈的追求和微笑慢慢地充实起来,人生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实而自信,微笑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带给我们进取的快乐。
⑨我们不能否定鲜花与荆棘相伴,也不能否定风雨与阳光同在,更不能否定成功与失败并存!人生不如意之时常一二,明媚之日常八九。那就一笑而过轻松上路吧,能够使自己忧伤也能够使自己快乐,这就是一笑而过的力量。
1、文章开篇的①-④段之间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2、读书如品茶,要细细品出其茶香,就要用心咀嚼“文字”茶叶,试品味出“也不要因为错过了星星而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月亮”的深刻内涵。
3、观察并感受,依照例句再仿写一组句子。例句:“人生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实而自信;微笑就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带给我们进取的快乐。”
仿句:人生;
微笑。
4、文中多处借用古诗词,似信手拈来,给文章增添不少诗意,你能找出来吗?写出原句及其作者。(多多益善!)
生活的滋味
①“生活过得没有滋味……”
②确实,常常听得人抱怨,生活就像一部放映了千百回、老得泛黄的电影。乏味、单调、重复,成天就是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睡觉、看电视,没有一点新鲜玩意儿。
③一日,闲极无聊翻看杂志,很快被一则小故事吸引了:一位小女孩随妈妈赶集,在商店的橱窗里她看见了一件美丽的羊毛披肩。“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要是能送给妈妈多好啊!”小女孩偷偷溜到商店,她想用自己最珍爱的项链换披肩。不,孩子,老板摇摇头,你的项链最多值5块钱,而披肩却要40块钱。小女孩急了,她恳求老板千万留着披肩,她一定会再找些东西来换的,接下来的一个月小女孩非常忙碌,她常常背着母亲藏匿一些东西,有时还独自一人去沙漠。又到了赶集的日子,小女孩骄傲地递给老板一坛野蜂蜜,说:“若不够,我下次再带些来。”老板一眼就看见她那双被蜜蜂蜇得伤痕累累的胳膊,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真抱歉,披肩已经卖出去了。”小女孩一下呆住了,风暴般的愤怒和忧伤充斥了她的心。她没有哭,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家。“孩子,桌上有你一个包裹。”母亲招呼她。小女孩打开包裹一看,正是那条披肩!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有一颗纯洁的心,孩子,这是你给母亲的礼物,也是我给你的一份礼物。祝你快乐。”
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而温馨的故事,美丽得让人妒嫉,为什么上帝不为我安排如此美妙的经历?
⑤或许是嫉妒而生出“恶念”吧,心中琢磨,a.如果她没有忍着蜜蜂蜇刺的疼痛去采蜂蜜,b.如果小女孩只是漠然地走过橱窗没有注意到那条美丽的披肩,c.如果她没有想起母亲的生日,没有萌生出让母亲喜说的愿望,那么,这个美丽的故事还会发生吗?
⑥看来,不是上帝做了巧妙的安排,而是小女孩以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演绎出了这么一段美妙的经历。
⑦现在再来看看我们所谓无聊而单调的生活罢。我们每天急匆匆赶着上班、下班,从来也没时间关注一下街边的橱窗;我们每天与左邻右舍擦肩而过,只是简单地点点头,从来没心情停下来好好聊一聊;我们漠然地看着雨地里狼狈奔跑的路人想不起和他共享自己的雨伞;我们漠然地看着树上苹果坠地,从来不愿费脑子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是的,我们每天目的明确、心无旁骛地忙碌着,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看电视、睡觉,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关注过什么?我们还思考过什么?我们还参与过什么?我们还付出过多少爱心?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不是生活太单调、太乏味,而是生活中的人太麻木、太冷漠、太机械、太刻板、太怠惰……
⑧生活真的像是一幕没有脚本的话剧,一个单调的演员,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永远只是重复着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的老调;而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总是充满爱心去关注,充满热情去感受,充满激情去参与,充满智慧去思索,勇敢无畏去冒险,坚持不懈去奋斗。
⑨试试看,再看见雨中狂奔的路人,递上一把雨伞,或许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会由此发生;再遇见面熟而陌生的邻居停下来好好聊一聊,或许就会聊出一个新的事业;再经过橱窗,想一想年迈的老母亲,或许你会带给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惊喜……
⑩生活过得没有滋味?再想一想,还是我们自己没有滋味?
1、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藏匿()怠惰()蜇()心无旁骛()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和 两种描写方法,请你合理想像,将她此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50字左右)
3、第⑤段中划线部分的语序有错误,请排列正确的顺序(只写序号)并说明理由。
正确语序:
理由:
4、第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执着”、“爱心”、“努力”、“诚心”从文中漏掉了,请按序将它们填到文中横线上。
5、文中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经历?请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