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双溪种花(其一)
(宋)王炎
双溪渐有杂花开,每日扶筇①到一回。
胜似名园空锁闭,主人到老不归来。
注释:①筇(qióng):竹做的手杖。
⑴.下列对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菩萨蛮》起写平林寒山皆在黄昏时呈现出凄黯之色,烘托出苍茫哀愁的氛围。 |
B.“宿鸟归飞急”写宿鸟归巢之急切,反衬出游人无归,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
C.《双溪种花》前两句说园中春花正好,因此诗人每天扶杖到此观赏,有闲适之感。 |
D.《双溪种花》后两句写这里胜似名园别墅,后悔自己宦游直到年老才能归来赏园。 |
⑵.两首诗中“空”字有炼字之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中“空”字的妙处。
⑶.文学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创作者常常无数次改动作品中的字词,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推敲”之说,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文学家炼字炼句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感悟。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新 晴
刘攽①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①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第四句中的“偷”字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联系诗句,赏析“偷”字的妙处。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①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②。
大都秋雁少③,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④,行矣慎风波。
【注释】①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②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③大都:大概。④雨露:指皇恩。诗歌的颔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
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①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②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这首诗写诗人舟行江上的见闻和感受,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并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