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材料中的“新极权主义”和“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以及美国确立的外交目标。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及对抗的最终结果。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的影响。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创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材料: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嬗递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争论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读到了不少关于辛亥革命性质问题上的一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启迪人们思维,有利于推动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入。
针对有的学者提出的“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本主义革命是不正确的”这一认识,吕明灼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因为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前,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是当时最进步、革命的思想,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动力。而杨天石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辛亥革命的性质应是民主共和革命,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或“平民知识分子”。彭剑认为,各方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讨论,基本都是从领导者性质入手,但从政体转型角度来看,辛亥革命的一个基本面是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较量。
评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______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_____国科学家)
3、牛顿(______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请回答:
⑴请给排在前三名的科学家注明他的国籍
⑵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⑶请你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代表作品?
⑷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
材料二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材料三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材料四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
——安徽文化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周至秦朝与寿县相关的地方行政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解决上述设置带来的弊端?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总趋势。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关于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的纪念邮票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