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
|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
|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
| A.春秋战国 | B.汉朝 |
| C.隋朝 | D.唐朝 |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 )
①春秋战国时代
②秦汉时期
③明清时期
④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i,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 )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老子所持的态度是( )
| A.要求顺应时势推动制度变革 |
| B.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 |
| C.主张回复到先代的政治制度 |
| D.提倡兼爱非攻以减少战争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