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最著名的口号是“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表明
A.否定神权强加于普通人的各种虚构的束缚 |
B.用理性将“人性”提高到生活层面进行思索 |
C.人文主义思潮是商品经济发展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
D.彼特拉克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
永乐至宣德年间,海禁略有松动,造船业与海外贸易开始复苏,但即使是在郑和七下西洋时,民间的海禁也并未完全取消。似乎航海只是朝廷的特权,一种上规格的、可以向世界炫耀的特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海禁不是一刀切,对民对官有区别②海禁松动就会有利于商业发展
③值得炫耀的航海与海禁政策相抵触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明朝还在闭关自守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处理政事常常夜以继日,疲惫不堪。故设华盖殿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建立起内阁,后来,内阁还出现了领头的首辅。从1402年到1664年共有96位首辅。这说明
A.皇帝还是离不开大臣的辅佐 | B.内阁首辅就是宰相 |
C.明朝皇帝专制达到顶峰 | D.首辅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无权 |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
《资治通鉴》192卷中,记载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唐朝设立门下省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制约防止决策的失误 | B.为皇权而制约中书省 |
C.制约皇权的独尊地位 | D.尽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