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强调,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价值。
材料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垄断经营等情况依然存在;市场主体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只有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我国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关于控制房价、规范房地产的“国六条”。
某市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长在会上通报了本市“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接着,市长承诺市政府在本年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本市住房问题:
◆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购房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
◆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土地审批、税收征管中的官员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厉打击“炒房”行为;对囤积开发用地,加征土地闲置费。
(1)假如我们是该市市民,市长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承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4分)
(2)结合市长承诺说说市长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房价问题。
2009年12月30日,张某与徐某签订了一份《二手车转让协议书》,约定张某购买徐某的宝马汽车,徐某净到手价为40万元。协议签订的当天,张某与徐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于2010年1月30日办理过户手续。然而,由于徐某突然去世,双方未能在规定日期内办理过户手续。徐某去世后,其遗孀谢某以徐某已亡、其所订合同已无效为由,拒绝履行合同。
(1)从法律的角度看,徐某遗孀谢某拒绝履行合同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张某应如何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东盟国家可以用更加低廉的成本,享受到中国制造的优质家电、玩具、纺织服装、电子产品,而中国老百姓也将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东盟产品。
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行业设置和产品生产都非常相似,这样就使双方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矛盾。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调整,既获取利益,又规避风险。
(1)结合材料,分析古典经济学巨匠的国际分工理论和自由贸易主张的可贵之处。
(2)联系材料,从价值规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材料一: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材料二:国际捕鲸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就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进行讨论,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太地町官员强调,海豚等小型鲸类并不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捕的范围内。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在是否禁止捕杀海豚等小型鲸类问题上打破僵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投资、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
注:2008年,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中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材料三:某校高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政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出台众多鼓励政策,促使人们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提倡“低碳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减少消耗,保护环境。这两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是存在冲突,无法实现统一吗?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现象和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某校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例举一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一、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央提出的政策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