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升伟智宪”地理工作室的几位老师到曾家村小流域考察搜集到的研究案例,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曾家村小流域境内总人口887人,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林地覆盖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76公顷,坡耕地129公顷,人均产粮448公斤,人均纯收入860元/年。

土壤侵蚀强度
1955年
5200吨/年·平方公里
2010年
8500吨/年·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
1970年
3.8亩
2010年
2.3亩
耕作方式变化
1955~1980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2010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材料二:曾家村小流域简图

(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________,土壤侵蚀速度最快的地段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曾家村小流域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为曾家村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1“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2)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图10是“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出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你认为在该地区适合开发哪些旅游项目?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

(2)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当地人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评价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材料二图8是中国新能源分布图

(1)读图8,至少说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种新能源。
(2)多年来,我国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请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说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3)我国在进一步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基础上,实行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发展。请例举措施。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
从自然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