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下题。
以上表述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
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
D.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 |
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严重的是( )
①地震 ②干旱 ③洪涝
④台风 ⑤风暴潮 ⑥火山
⑦寒潮 ⑧泥石流
A.①②③④⑦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⑧ | D.②③④⑦⑧ |
中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现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农业技术的发展 |
C.交通运输的改善 | D.农业政策的支持 |
“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曾经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这些移民的迁入()
A.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 B.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
C.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 D.改变了当地人口的增长模式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 | B.①处气温低于24℃ |
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 D.①与②两处气温相同 |
关于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年降水量小于石家庄 |
B.④处年降水量大于③处 |
C.山区、高原年降水量大于平原 |
D.太原、石家庄年降水量小于600mm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根据表格,关于l990年至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
B.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
D.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 |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 B.t2 | C.t1之前 | D.t2之前 |
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
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 | B.诱发地震、滑坡 | C.流量趋向稳定 | D.鱼类绝迹 |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 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
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 | B.美国 | C.德国 | D.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