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寒窗苦读几十载,屡试不第,不想54岁时,忽报金榜提名,面对梦寐以求的喜讯,极度高兴,以致喜而发疯,精神失常。
(1)范进中举便“喜极而疯”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情绪?
(2)上述事例启示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我们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喝彩的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针对上述三种情况,我国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注时事】材料一:当城市里一些家长在担心孩子会营养过剩的时候,中西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为不能吃上午饭而发愁。这些学生每天上学来回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中午常年吃从家中带来的土豆、苞谷饭、炒玉米,有些吃不上午餐,饿着肚子只能喝些生水,身高和体重严重不达标。对此,由邓飞等五百多位记者发起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2日启动以来,已筹募2000多万元,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免费午餐。材料二:2011年10月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1)你怎样看待民间的“免费午餐“这项活动?
(2)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说明了什么?(4分?)

【漫画欣赏】《 幸福很“小众” 》

(1)漫画主要说明了什么?
(2)当前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
(3)为了让幸福很“大众”,党和国家近几年来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2分 )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仍存在大量贫困地区和人口,贫富差距依然比较突出。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6年的201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18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89亿元,增加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1.6万亿元。
材料三:“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中,党和国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一,我国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
⑵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⑶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什么?
⑷社会上还有很多贫困家庭,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作为他们的同伴,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