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
|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
|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 |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936年柏林奥运会,欧文斯创下10.3秒的百米世界纪录。之后,医学界研究断言,百米赛道上人类所能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但是32年后,海固斯创造了9.95秒的新纪录,打破了这一断言。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的认识
④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