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13年4月,人大教授周孝正在省图书馆开讲,听众很多,不少人都是冲着“京都名嘴”这一名头而来。他演讲风趣幽默,常常语惊四坐。有读者在反馈信息表上写道:听周教授的讲课,如(mù)____春风,是久违的精神享受。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答: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答: ( )改为( )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宫开启过程,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①,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诚然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②,被外国民众所认识。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③。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
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诗继少陵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下联:
这幅对联写的是谁?
下面是山东大学的校徽,请你用简明、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选出某一方面,说说它好在哪里。
【注】整个图形部分全部是红色。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5个字。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碧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从此文献中可以看出,在人们无巢可居的上古之世,①。
蛇与水关系密切。洪水淹没平原时,蛇会爬上高丘、树木,以避水祸,与同样逃难到此的人们狭路相逢,不免争斗不已,以至于在上古有蛇象征水患之说。②,对于深受鼠害而又无计可施的人类来说,蛇无疑帮了大忙。古人知道蛇捕鼠有利于农业,因此在崇蛇意识里又增加了这一新的内容。
由以上远古人对于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理,以及对蛇的认识和理解而产生的崇蛇风习,③;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广博物志》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屈原在《天问》中提到赫赫有名的女娲,王逸在《天问集注》说:“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