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哟?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1) 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万般(  )(  )一无(  )(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特殊——(    )单调——(    )
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
简陋——(    )
(3)文中莫泊桑去拜访福楼拜老师几次?
                               
(4)根据句子写出词语。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文章词藻华丽。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5)当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时,应该怎样?
                                    
                                    
(6)莫泊桑第一次拜访老师后,有什么收获呢?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按要求答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至少填写四项活动)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
(6)2009年的除夕夜你是怎样过的呢?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这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阿基米德指挥大家拿着镜子,把反射的阳光对准第一艘军舰上的帆篷。也真奇怪,不一会儿,那艘军舰的帆篷就着火了。海风呼啦啦一吹,火越烧越旺,把军舰也烧着了。阿基米德又指挥大家拿着镜子对准第二艘军舰,第二艘军舰也着火啦。就这样,第三艘、第四艘军舰都着火了,吓得后面几艘军舰掉头就跑。
胜利啦!海岸上的人们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有本事!”
阿基米德摸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呀?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你们想,咱们上千面镜子,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帆篷上去,温度多高呀,所以帆篷就着火了。”
(1)填上合适的词语。
吓得()急得()
慌得()高兴得()
(2)写出表示3个“笑”的词语。

(3)用横线画出罗马士兵的表现。
(4)“就这样,第三舰、第四艘军舰都着火了”中的“就这样”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阿基米德说是太阳帮的忙?

阅读短文分析。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桢总不忘搜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 71 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的志向。
(2)在抗战前,竺可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3)竺可桢掌握()种外语。
(4)在文中画出表示竺可桢刻苦精神的词语。

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fù)盖着绿茵(yīn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架下挂着各种颜色的葡萄,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玫瑰色的、墨色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 马奶子玫瑰香 龙眼无核白以及琐(suǒ)琐等葡萄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横线上。

(2)“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是指园里葡萄架的数量 ,“五彩缤纷”是说葡萄的各种各样。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这句话把 比作
(4)给这段话的结尾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5)葡萄是我们常见的水果,种类很多,把你喜欢吃的葡萄写出来,从外形,颜色,味道……?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从这段话中的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 可以看出槐花的颜色,文中写了两种姿态的槐花,分别把槐花比作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表示颜色的词语)
喜盈盈(表示神态的词语)
香喷喷(表示味道的词语)
山山洼洼(AABB)
清亮清亮(ABA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