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井冈山的早晨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早晨,我在井冈山的茨坪宾馆的窗前,眺望对面那些幽暗环抱的山峰。其中,有一个峰顶,最先被透过山外青山而照射过来的一道朝阳的光辉照红了。它先是微红的,然后渐红了,殷红了,然后像一朵燃烧的火焰似的火红了,深红了,以至赤红了,以至像一朵迎向天空、含苞未放的荷花紫红了,赭红了,红得耀眼,红得美丽。
一转眼,太阳已升上来了。那红色的峰顶也变为翠绿色的峰顶。只见翠绿的群峰环抱着茨坪和黎明。一切被照彻。井冈山上的太阳,比哪儿都更光亮、明净。
(1)读文章填“红”字。
井冈山的一个峰顶,先是( )的,然后( )了,( )了,然后像( )了,()了,以至( )了,以至像( )了,( )了,红得( ),红得( )。
(2)根据句子写出词语。
从高处远望。
(3)本文的中心句子是?
快乐阅读。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亮的小眼睛。身上是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到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但是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权儿中间。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
1.将文中描写松鼠外貌的语句用“ ”画出来。
2.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课文回放。
我喜欢坐在窗前,看松鼠表演。它们有的表演高空走树枝,有的表演无伞降
落,有的像舞彩带似的甩动它漂亮蓬松的大尾巴。我曾经注意到一只松鼠,它把尾巴夹起来旋转,左转几次,右转几次,玩了好半天,然后打着它的尾巴旗子一纵一跳地跑过街,到对面树林串门去了。
l.用“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排比句。
2.用“_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_ ___。
快乐阅读。
金蝉脱壳(节选)
刚出壳的金蝉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地变大,很快盖住了身子,像两把长长的扇子拖在身后。它的肚子像弹簧似的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深绿色,最后变成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触角也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这阵儿,金蝉静静地趴在树上,似乎在恢复着体力。
l.把描写刚出壳金蝉的样子的语句画上“____”。
2.把文中的比喻句画上“___”。
3.读上面的一段话,完成填空。
金蝉出壳不一会儿,就发生了变化。翅膀由( )逐渐( );身上的颜色由( )色变成( )色,最后变成( )色;翅膀上出现了( ),触角也显出(
)。
快乐阅读。
信守诺言
我的父亲是普通的农家汉子,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然而他那些朴素的语言,教给我的为人与处事的道理,却让我终身难忘……
小时候,家境拮据。那一年我正读小学二年级,家里离学校有四五里路。就在这年的冬季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我的小手也冻裂了。望着同学们戴着一双双漂亮的手套,我眼中充满羡慕,也吵嚷着要父亲给我买一双。父亲掏遍了身上的每只口袋,只掏出一张一角的纸币,一枚5分、一枚2分的硬币,对我说:“孩子,钱不够,明天给你买,好吗?”不懂事的我却伤心地哭了起来。父亲紧紧地抱住我说:“别哭,孩子!爸爸明天一定给你买……一定……”父亲不断重复着
那几句话,然而我不相信,不停地哭。直到晚上,我也没有理会父亲。
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出门了,到天黑才回来。一进家门就马上递给我一双漂亮的手套。父亲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几天也没能起来,此时我才知道,父亲是冒着大雪下到冰冷的河里摸鱼,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了,才给我买回了手套。望着躺在床上的父亲,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父亲用手摸着我的头,安慰说:“孩子,人活在世上,要记住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尽力去做好,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
父亲的这些话一直激励我成长,使我信守自己的每个诺言,踏踏实实走出人生的每一步。
1父亲是怎样挣钱给“我”买回手套的?
2父亲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下河摸鱼卖,给“我”买手套?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给了你什么启示?
课文回放。
爸爸微笑着说:“我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那些制作音箱的夜晚,我们懂得了许多东西,不单是电线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感。”
l用“不单是……更重要的是……”造句。
2.“彼此的情感”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