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
B.若甲为氮气,则丁可能是O2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 |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将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 |
有气泡产生 |
氯非金属性比碳强 |
B |
向2mL 0.1mol/L MgCl2溶液中加入2 mL 1mol/L的NaOH。观察到白色沉淀后加入2滴FeCl3,静置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同温下 Ksp[Mg(OH )2] >Ksp[Fe(OH)3]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显红色 |
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
D |
分别将乙烯与二氧化硫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 |
两种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原理相同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浓度为0.1 mol/L CH3COOH与0.1 mol/L CH3COONa混合后溶液呈弱酸性,则c(CH3COOH>c(Na+)>c(CH3COO-) |
B.相同条件下,pH=5的①NH4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稀盐酸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 |
C.NaH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 + c(ClO-)= c(HCO3-) + c(H2CO3) + c(CO32-) |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 X和W可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0.1mol/L的水溶液pH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Z、R、W形成的单核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
B.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C.原子半径:X<Y<Z<R<W |
D.X、Z分别与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的化合物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已知2H2 (g)+O2(g)=2H2O(g ) △H=﹣483.6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 |
B.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 △H=﹣57.4kJ/mol |
C.反应NH3(g) + HCl(g)=NH4Cl (s) △H<0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 |
D.已知C(s) + O2(g)=CO2(g) △H1;C(s) + 1/2 O2(g) ═ CO(g) △H2,则△H1>△H2 |
下列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分析正确的是( )
A.![]() ![]() |
B.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3 |
C.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一氯代物共有8种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