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得停止其交通,施行军事统治。这一法案废除后,导致两岸关系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 | B.汪辜会谈 | C.解严20周年纪念邮票 | D.胡连会谈 |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