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
B.甲骨文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
C.楷体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
D.楷体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
抗战期间,蒋介石曾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
A.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 B.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 |
C.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 | D.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 |
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忘山庐日记》
A.1861年 | B.1895年 | C.1907年 | D.1913年 |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A.《时务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某作曲家声称:“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动。”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B.《老人与海》 |
C.《悲怆进行曲》 |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下图是美国1890—1945年的某项经济指标统计示意图,依据所学分析,该示意图最有可能是哪一项数据
A.农业发展指数 | B.工业发展指数 |
C.失业人数指数 | D.黄金储备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