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②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③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 ④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
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
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
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
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A.秦、西汉 | B.唐、元 |
C.秦、唐 | D.西汉、元 |
下图秦朝中央官制图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④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中央集权制 |
《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继承制 |
C.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王位世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