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下表为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资料。回答各题。

农产品种类
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年增长(%)

农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
出口额
(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比重(%)
果蔬及制品
32.1
31
日本
91.5
18.7
水产品及制品
27.1
29.1
东盟
74.6
15.3
谷物
1.1
-12.7
美国
57.8
11.8


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域广阔,劳动力丰富,水产捕捞、养殖、加工发展迅速
②农产品出口向结构升级、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谷物多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④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谷物产量降低,出口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出口至日本的果蔬及制品多于至美国,其原因是()
①中日两国气候差异显著②中日两国距离较近
③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④日本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在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区域农产品“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将被打破。结合下图回答各题:

图中阴影部分主要优势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甜菜

关于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聚,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降低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C.削弱了自然条件的影响 D.有利于接近消费的市场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各题。

省区
省区面积
(万km2)
生物质
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18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26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

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下列矿产地不在辽宁省境内的是()

A.长芦盐场 B.鞍本铁矿
C.辽河油田 D.阜新煤矿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高原、山地
B.草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的平原地区
C.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