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每空1分共 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千米。(每空2分共 4分)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
(4)小河流向 方。(2分)
(5)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虚线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等高距为50m
B.X值为100m
C.图中的高山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丁与丙村的相对高度为300m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19-20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19.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0.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2009年2月11日在武汉召开“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等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读图2回答17-18题
17.武汉城市圈中同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
A.重叠 3 B.排斥 2
C.嵌套 2 D.交错 1
18.随着交通的发展,各城市的相互联系越来越便捷,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城市形态最可能是
A.组团式
B.条带状
C.放射状
D.集中式
读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
B.该工程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该工程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
|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
13.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14..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2
B.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2、岩浆岩2、沉积岩1、岩浆岩1
D.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