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要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4年6月,为推进村务治理,后陈村在海选村委会的基础上,由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同时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村务监督制度》和《村务管理制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诸事召开会议征求民意,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后陈村的大胆改革,加强了村民自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走出了一条推进村级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材料二:信息化、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时代发展的进程。然而2014年5月美国发布的《2014年全球“大数据”白皮书》强调,“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相应的框架、结构与研究,帮助保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大大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圆梦中华,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构成“中国梦”的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1)结合材料一,运用村民自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是如何推进村级治理现代化的。
(2)材料二中白皮书强调的内容对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借鉴价值
(3)结合材料三,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材料一:2014年10月8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新动力。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艮好,但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压力仍然较大。对此,我们要简政放权,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用好用活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勇于创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持续发展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质增效、改善生态。着力以深化改革的办法稳增长、促发展,着力以调整结构的举措补短扳、添后劲。
材料二:随着国家第一夫人彭丽媛在中外媒体优雅的亮相,广州的本土品牌“例外”火了。作为一个深深渗透着中国精神的民族品牌,其秉承创新的价值追求与传承东方文化。例外有一个夙愿,即切实地为保护和继承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为此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启动中国传统服饰的保护、研究与发掘、再创造项目,实现传统服饰保护工作与设计再创造工作的对接。传统服饰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将具有宝贵的资料和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传统审美的生命将得到延续——在现代服装产品设计中加以创新运用,令更具文化底蕴和精致审美品位的设计投向市场,使传统服饰创造的精髓获得真正的重生。
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应如何稳增长、促发展、补短板和添后劲?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哲学原理分析“例外”成功经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会明确,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结合材料二,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谈谈出台《决定》的方法论依据。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文化自省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
思维碰撞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书,改变了世界;书,丰富着人生;书,蓬勃着活力。读书,启发人类智慧;读书,塑造高尚人格;读书,滋养浩然之气……”。2014年4月19日下午,北京房山,3000余人集体朗诵序诗《书香中国》,共同迎接第19个世界读书日,同时拉开了2014年书香中国暨北京阅读季的大幕。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