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3万余人参加的2014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再次点燃东营这么年轻城市的激情。激情马拉松,美丽新东营,连续七届,黄河口马拉松已经成为展示东营形象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中学生刘创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次比赛。他发现这次马拉松赛和以往各界相比,呈现出三大亮点:
亮点一:这是此赛事首次升级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分站赛,成为厦门、重庆、东营、衡水、太原5站赛事之一。
亮点二:马拉松赛事周围环境充分发出“黄河水城”、宜居东营的独特魅力,成为展示东营美丽风景的一条金色链条,让室内,市外的观众看到这美景后忍不住的感叹“东营美爆了”
亮点三:本届马拉松赛事“精打细算、厉行节俭”,节俭办赛事贯穿赛事始终。除了严格控制比赛规模,取消文艺晚会、招待晚会外,节俭办赛的最大特点是实现赛事物品的充分利用,对于上届马拉松能用物品二次利用。
请你用“发现的眼睛”,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本届马拉松的亮点中,你发现了什么?
(2)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对我市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卫民同学到超市买了几只面包,家里人吃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医院诊断是因为吃了变质面包引起的。事情发生后,母子二人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1)母亲要“宽容他们”,你赞成吗?为什么?
(2)卫民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讨回公道”,?(至少写两种)
小颖同学数学成绩不理想,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刚开始成绩不理想,但她并不气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能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中考出了好的成绩。
(1)小颖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能行!”表现了一种什么心理品质?
(2)这种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员。截止2014年,共有26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全面实施,加快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请问: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重大战略?
(3)你准备怎样参与实施这一战略?
材料一: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随后,各中小学加强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今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遍布全球123个国家的近12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体验活动3000余场,包括汉语教学公开课、汉语教材展、中华文化讲座、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中国电影放映、学生文艺表演等各式各样的内容,参与人数近千万人。
根据材料回答: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中华文化由哪几部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3)青少年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小明的一天:与往常一样,小明准时来到学校。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然后交完作业后开始认真地早读。上课时,小明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小明的好习惯(至少列举三个)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培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