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联邦议会中的各邦地位平等 | B.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
C.帝国宰相向帝国议会负责 |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宰相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
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B.“民为贵”、“君为轻” |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