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有关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B.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唯一途径
C.降雪形成的冰川将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改造

读图,回答24-25题。

甲岩石为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岩层年龄变老
B.Q为背斜构造
C.⑥岩层年龄比③岩层老
D.P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的原因是

A.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密度
C.通过更多山村 D.增加线路长度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1-22题。
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下列哪个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A.三角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平原 D.河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