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对该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B. 认为理学导致中原地区沦丧
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 C. 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
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 B.重商主义 | C.发展手工业 | D.殖民掠夺 |
欧洲各国封建主相继推行改革开始于
A.17世纪中期 | B.17世纪晚期 | C.18世纪前期 | D.18世纪中后期 |
相对于欧洲其他各国,彼得一世改革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 B.向西方学习 | C.突出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关于普鲁士改革,叙述不当的是
A.改革前的普鲁士已成为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国之一 |
B.普鲁士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外不断推行扩张政策 |
C.腓特烈二世改革措施之一是改善国内交通 |
D.腓特烈二世的改革使普鲁土称霸欧洲 |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A 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 C.废除农奴制 D.发展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