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 C.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
中共七大与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A.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B.确定毛泽东思想的地位
B.改进党的工作作风 D.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这里的“转变”是指
| A.由执行中间路线到与中共联合反蒋 |
| B.由合法斗争转入暴力革命 |
| C.由公开斗争转入秘密斗争 |
| D.由与国民党联合到与之分裂 |
中国人民赢得抗战的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
| A.要打败帝国主义必然先战胜国民党反动派 |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 |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 |
| D.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与世界进步力量密切相关 |
国民大革命和土地改革时期,中共均曾遭受重大挫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均表现为党领导厂的人民军队遭受重大损失②都是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大所致③都是由于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④都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致⑤均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转危为安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⑤ |
中共土地革命路线和《天朝田亩制度》的根本区别是
| A.土地分配形式 | B.依靠的主要力量 |
| C.土地所有制和产品分配形式 | D.对现行土地制度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