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
|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
|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
| D.“仁政”被剔除,儒家思想沦为法家思想的附庸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①阿尔巴尼亚②阿尔及利亚③巴基斯坦④日本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
|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一边倒” |
| B.“另起炉灶” |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D.“反对霸权主义” |
历史上,日本占据中国台湾的时间是
| A.1895—1945 | B.1895—1949 |
| C.1937—1945 | D.1937—1949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