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部分遗产所在地如位于甘肃省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的玉门关遗址等自然环境恶劣,修复和保护困难,本次申遗历经26年筹备,两次重大调整,多轮考查评审才得以成功,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因此掀起了中哈吉三国人民重走丝绸之路的旅游热情。下图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1)丝绸之路旅游业的发展对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初秋时节重走丝绸之路玉门关段来自自然的威胁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A 是我国部分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图B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年调水量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该调水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 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比较图A和图B两地调水方向的差异,从自然与社会经济分析B图调水方向的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重庆与武汉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图中①河段景观的描述。简析此河段景观的成因。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100 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2011年6月3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两次遭受强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读“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3)南方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在________月份最容易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自然灾害能诱(引)发滑坡的是(多选)( )
A.地震 B.暴雨
C.台风 D.干旱
(5)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