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下属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贡献的有
①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大量援助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④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飞机失事身亡。坠机事件的发生使人们把更多关注波兰在二战中的历史。下列事
件中与卡廷惨案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可能是
| A.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 B.阿拉曼战役 |
| C.莫斯科战役 | D.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 B.德国实施“海狮计划” |
| C.莫斯科战役的爆发 | D.慕尼黑协定的签定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实行“中立”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深受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美国为集中力量摆脱经济危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而采取的对外政策③它指的是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运送任何物质④1939年11月通过的《租界法》实际上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 A.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 |
图所示欧洲版图出现于
| A.1914年前 |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 C.20世纪50年代 |
| D.20世纪9O年代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