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年龄 |
0~14岁 |
15~60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万人)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乙 |
人口数(万人)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钓鱼岛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列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的,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23º~1240.34′、北纬250.40′~260,距我国台湾基隆102海里,距日本那霸230海里,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此回答12--13题。据其地理位置推断,关于钓鱼岛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受海洋影响强,终年高温多雨 | D.受副高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
钓鱼岛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原因是: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离大陆近,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
④位于热带地区,表层和底层海水季节交换显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1题。如果造成甲地和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则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A.666米 | B.1000米 | C.1334米 | D.1668米 |
丙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 B.距冬季风源地远 |
C.受高原、山地的阻挡 | D.受海洋暖湿气团控制 |
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光照充足 | B.地形平坦 | C.土层深厚 | D.水源丰富 |
读某河谷盆地与某山顶降水的日变化图,回答7--8题。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
C.河谷盆地夜雨多 |
D.山顶昼雨多 |
有关图中阴影区叙述正确的是
A.其形成与地形闭塞,水汽易扩散有关 |
B.其形成与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有关 |
C.其形成与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有关 |
D.其降水类型主要为地形雨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土壤贫瘠、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4--6题。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 ④ | D.① ④ |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
D.巴西亚马孙流域大开发的三大措施是采矿、商业性伐木和迁都 |
小李是重庆西部的农民,在杭州打工,2008年春节前坐火车沿最近线路回家过年。据此回答1--3题。图1的四个省区中,小李回重庆不会经过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李在沿途的见闻正确的是
A.看见成群的羚羊在快速奔跑 | B.看见许多人在河面上溜冰 |
C.听乘客说要经过著名锡矿产地 | D.看见山坡裸露的土壤多呈红色 |
回家后,小李对家人说“估计食用油要涨价",你认为他是在途中看见何种农作物受灾,才说出此话的?
A.花生 | B.油菜 | C.芝麻 | D.大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