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这段长久的历史有一点特别引起我注意,就是中国的一切几乎全是可能的、自然的。我佩服他们什么事都没有一点神奇的意味。为什么别的民族(具体指的是希腊、罗马等民族)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荒诞不经的来源呢?到处只有神道的显形、诏谕、奇迹、巫术、变形、穿凿附会的梦境,(对于)骗子的寓言,我只有痛恨。
——伏尔泰《天真汉》
【材料二】 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状态、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独秀文存》
【材料三】 中国的立法者是比较明智的。他们不是从人类将来可能享受的和平状态去考虑人类,而是从适宜于履行生活义务的行动去考虑人类。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方法。(但是)中国的法律决定任何人只要对皇帝不敬就该被处以死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伏尔泰怎样的启蒙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和陈独秀批判传统文化的着眼点有何不同?
其中隐含着二者的政治诉求又有何相通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持何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外传统文化?
古今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结合史实谈谈在经济方面唐太宗是怎样实践这一思想的。
(2)北宋、明、清各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农业的发展?
(3)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贡”,而不削发登。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以与琉球、高丽外国相比”,拒绝郑氏请示。
——中国通史全稿
材料二: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在对日宣战时声称:“所有一切条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1942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决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人为限制被打破,台湾岛内回大陆观光、定居、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大陆已成为台湾商品的主要市场。但是台湾的陈水扁当局不顾岛内人民的强烈反对,千方百计阻挠两岸的民间交往,攻击台商到大陆投资是“出卖台湾”,并导致当前两岸间的“三通”必须绕道香港、澳门,两岸间的直接“三通”迟迟不能实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对郑氏集团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告台湾同胞书》还宣布了什么方针?谈谈你对台湾与大陆统一前景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阅读下表
序号 |
提问人 |
籍贯 |
提问内容 |
回答要点 |
27 |
某君 |
广州 |
请问照相新法? |
详细介绍 |
43 |
卓君 |
烟台 |
西人饮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
83 |
友人 |
金华 |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
介绍具体方法 |
135 |
友人 |
上海 |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其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适否? |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
注:《格致汇编》是晚清最早的一份专门性的科学杂志,创刊于1898年。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
|
图一说明:1905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引起的金属自行车淹没了。
|
图二说明,清朝末年,西洋的自行车和东洋的黄包车选后进入中国,当时的自行车只是达官贵人的奢移品。
材料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家孝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东西。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讲话
材料二: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成员,国际法已经要求国际社会的各成员国对人权给予一定的保护。200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人代会正式通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将“人权”写入宪法,表明以人为本成为国家的价值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懦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发展所做的主要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中国建立至1954年,我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建立了哪些制度?分析材料二中的重大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威灵顿将军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打败了军事天才拿破仑。当时英国做了一个调查,有一半以上的普通民众认为不是威灵顿打败了拿破仑,而是《国富论》的作者和《国富论》一起打败了拿破仑。
——新华网2008年9月19日《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1)据材料一,英国民众认为“《国富论》的作者和《国富论》一起打败了拿破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材料二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
(2)据材料二分析,丘吉尔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艾德礼竞选获胜说明了什么?此次选举结果,如果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30年奇迹的动力,我想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创新。第一个创新就是观念创新、理论的创新。第二个创新是制度创新。第三个创新是市场创新。第四个创新是技术创新。
中国需要不断地转型。第一次转型是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现在需要第二次转型。应该转向制度建设……作为政府,其职责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而制度恰恰是一个无形的公共产品,因为有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不同的激励机制。有的是创造财富,有的是转移财富,有的是掠夺财富。众多的制度安排,不可能靠企业去解决,必须得靠国家行为来调整和解决。明确了这一点,进行制度建设就会降低国家的制度运行成本,也会降低所有人的风险。
——2008年12月8日《瞭望》文章:胡鞍钢眼中的两个三十年
(3)据材料三,胡鞍钢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功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依据材料说明你的理由。
(4)就材料一、二、三所提供的情况开展综合探究,请你命制一个合适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