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
|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II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
|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
|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
|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
2C(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的[H+]=1.0×10-13mol·L- |
| B.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 |
| C.所加的烧碱溶液pH=13.0 |
| D.所得溶液中的[Mg2+]=5.6×10-10mol·L-1 |
在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
|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增大 |
温度一定时,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A(g)+2B(g)
nC(g) 的反应体系中,C的分数与时间t,压强P1,P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
| B.P1<P2,n=3 |
| C.P1<P2,n>3 |
| D.P1>P2,n>3 |